英格兰足球正被一个日益膨胀的赛程压得喘不过气,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眼下,情况似乎到了一个临界点。《电讯报》最近的一篇报道,再次把这个问题摆在了台面上:在密不透风的赛程安排下,英格兰本土的足球赛事,很可能成为最大的牺牲品。以水晶宫和阿森纳为例,他们即将在卡拉宝杯四分之一决赛中遭遇,但比赛日期却悬而未决,因为双方都面临着令人咋舌的多线作战压力。水晶宫甚至可能在八天内踢四场比赛,这不仅是对球员体能的极限考验,也让俱乐部管理者和赛事组织者头疼不已。问题的根源在于欧洲赛事无休止的扩张,以及金钱驱动下的利益博弈,让本就拥挤的赛程进一步压缩。最终,为了给富裕俱乐部腾出空间,英格兰本土足球赛事,包括历史悠久的联赛杯,正面临被进一步边缘化甚至取消的风险。
密集赛程的残酷现实
说实话,看到水晶宫最近的赛程安排,任何一个懂球的人都会倒吸一口凉气。八天内四场比赛,这简直是把球员往死里用。问题出在哪儿?根源在于足球赛事的过度扩张和不合理的安排。水晶宫作为本赛季首次参加欧洲赛事的球队,正以一种最直接、最痛苦的方式,体验着成功的代价。他们不仅要在英超联赛中挣扎,还要兼顾欧洲协会联赛和本土杯赛,这对于一支中游球队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具体到这次的赛程冲突,水晶宫在卡拉宝杯中成功晋级四分之一决赛,将要客场挑战阿森纳。如果按照原计划,他们将在11月3日主场迎战曼城;紧接着两天后,也就是11月3日,客场对阵阿森纳;再过两天,11月3日,芬兰球队古比斯将造访水晶宫主场进行欧洲协会联赛;最后,11月3日,他们还要在英超客场挑战利兹联。这套组合拳下来,球员的体能储备和战术适应能力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主教练格拉斯纳对此的反应确实情有可原,他直言“我简直不敢相信他们居然会考虑这样的安排”,这番话,道出了多少教练和球员的心声。
豪门球队的困境与抗争
别以为只有水晶宫这样的球队才叫苦不迭,即便是阿森纳这样的英超豪门,也对赛程拥挤心存不满。这次卡拉宝杯的赛程冲突,阿森纳方面更倾向于维持原定11月3日开球的日期,因为那一周他们在中期没有其他比赛,相对来说是个“空窗期”。但如果比赛真的被推迟到11月3日(星期二),那对阿森纳来说同样是严峻考验——因为他们同样在11月3日对阵埃弗顿,这意味着球员要在48小时内踢两场比赛,而且他们将在短短19天内打满六场比赛。这样的强度,即便是顶级球员也吃不消。
阿森纳对赛程的抱怨由来已久。上赛季1月份,他们就踢了9场比赛,结果哈弗茨因此成为受害者。尽管他后来短暂复出,但至今仍未完全恢复健康。球员的健康和状态,正在被过度密集的赛程一点点侵蚀。这种赛程紧密并非新现zoty中欧象,但如今的强度远超以往。我们回顾历史,曼联在1991-92赛季末的八天内踢了四场联赛,仅赢一场,直接影响了他们的争冠。1966年4月的利物浦,在安菲尔德夺冠赛季中11天内踢了五场比赛,包括对凯尔特人的两回合杯赛。复活节期间赛程历来紧密,球队常常连续作战。但那是一个不同的时代,当时顶级联赛有22支球队,天气影响更大,但欧洲赛事和全球赛事远没有现在这么多。而如今,水晶宫和阿森纳的遭遇清楚地表明,赛程已经被压缩到极限,几乎没有任何空余空间。

赛程膨胀的深层根源
英格兰足球赛程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个地步,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但最核心的,无疑是欧洲赛事和全球赛事的无休止扩张。欧足联推出的“瑞士轮模式”欧冠,以及次级的欧联杯和欧洲协会联赛,已经突破了传统对称赛制的限制。理论上,只需增加参赛球队,就能进一步扩容,带来更多的比赛场次。同时,国际足联的世俱杯同样如此,这项在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足球圈层中,正不可避免地走向“两年一届”的新周期。这些国际赛事的扩容,直接挤压了各国联赛和杯赛的空间。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格兰本土足球在试图维持现状,甚至在某些方面做出了让步。英超并未扩军,足总杯的重赛制度也已取消,顶级俱乐部在联赛杯中的参与度也在不断下降。这些举措本意是为了给球员减负,给赛程松绑。然而,所有的扩张几乎都来自欧洲赛事,而且现行赛制本身就被设计成便于增加比赛场次的结构。说白了,推动这一切的,始终是金钱:周末的观众更多,转播收益更高。对那些依赖订阅收入的利益方来说,这种诱惑实在太大,以至于他们不惜牺牲球员健康和本土赛事的传统。
“不可言说”的解决方案与利益博弈
面对这种困境,英格兰足球内部已经开始思考那些“不可言说”的方案。早在2020年10月,由英超几家顶级俱乐部默许的“宏图计划”就曾提出,将英超球队数量缩减至18支,并取消联赛杯。这个计划包含多项补偿措施,大多是金钱层面的,但其核心目的,就是为最富有的俱乐部腾出更多赛程空间。次年4月,欧洲超级联赛的闪电诞生与迅速崩塌,正揭示了这一意图的真相——顶级豪门对更多比赛、更多收入的渴望从未停止。
关于缩减顶级联赛规模(法国的法甲已率先实行)、取消联赛杯,甚至占用周末时间举办欧洲顶级赛事的构想,并未真正消失。这些方案一旦落实,无疑将对英格兰足球的生态造成巨大冲击。目前,最直接的压力落在了EFL(英格兰足球联赛)身上,他们面临着将卡拉宝杯四分之一决赛推迟到明年,甚至可能将半决赛改为单回合比赛的压力。这意味着赛事规模和收入减少,EFL自然会抗拒。但问题远不止于此,它源自顶层。如果英格兰珍视其内部的足球,而不是一味让作为欧洲顶级球队的英超球队多踢比赛以获取更多转播收入,那么这种扩张还能继续吗?富裕的俱乐部很可能再次要求牺牲的,依旧是英格兰内部的足球。
英格兰足球目前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密集赛程带来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系统性危机。水晶宫和阿森纳所面临的赛程冲突,只是冰山一角。两位心生不满的主教练,两支疲惫不堪的球队,以及日益加剧的伤病风险,都清晰地告诉我们,这种现状是不可持续的。原本,赛事组织方或许希望两队中至少有一支在卡拉宝杯中提前出局,从而减轻压力,但足球的魅力就在于不可预料,因此最终只能由球员和球迷承担这份代价。有人甚至提议将比赛安排在圣诞前夜的晚上开球,这显然荒唐至极,尤其是在考虑到警力部署和公共交通压力的情况下,更是难以实现。
可以预见,在金钱的持续驱动下,未来英格兰足球的赛程只会更加拥挤,而最终做出让步的,很可能依旧是本土赛事。如果英格兰足球不能在商业利益和球员福利、赛事传统之间找到平衡,那么这种过度扩张最终将损害整个足球生态。球员的健康、比赛的质量,乃至球迷的观赛体验,都将成为这种“无限扩张”模式下的牺牲品。长此以往,英格兰足球的根基,或许也会被一点点侵蚀。







